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主要难点

文章来源:tanpaifang.com碳交易网2012-04-15 22:56

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主要难点
由以上对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SWOT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有大量潜在的CDM 项目,但在建设能力方面有所欠缺。2002年10月完成的世界银行的“关于贯彻UNFCCC框架公约能力建设的调查”项目表明,我国在CDM 项目的建设能力方面处于刚起步阶段。可以总结出在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有以下难点有待解决:
5.1关于技术含量问题
我国的六大林业工程中,四大工程属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造林是这几大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经过过去20多年的造林活动后,目前可供造林的土地多为困难土地。特别是我国华北和西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区、西南的干旱和干热河谷区以及石质山地区,是实施的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活动主要地区,造林难度很大,要求的技术含量很高,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因此还需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5.2 CDM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
CDM项目有关的定义、基线、额外性、泄漏、非持久性及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问题,不只是我国面临的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马拉喀什协定”第11号决议请求附属科学技术咨询机构制定将造林和再造林纳入第一承诺期CDM 的有关定义和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方法,以提请第9次缔约方大会(COP9)通过(UNFCCC,2001b)。2003年SBSTA第18届大会为COP9提供了有关的谈判文件,包括与CDM 有关的森林、造林、再造林、碳库、项目边界的定义,确定和解决项目基线、额外性、泄漏、非持久性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选择(UNFCCC,2003a)。但是,除在有关定义方面有可能形成决议外,其它方面不太可能达成有实际意义的协议。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将这些方法选择提供给缔约方,由项目各方从中选择所采用的方案。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5.3关于主权问题
为保证项目碳汇的持久性,CDM 造林项目形成的人工林在项目期内甚至在项目期结束后的一定时间不能被破坏,这意味着主权国家在该期间丧失对这些土地的开发利用主权,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开发区和城镇化建设需要征占大量土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地方经济发展与CDM项目对土地主权之间争用问题,孰先孰后,孰优孰劣。
5.4关于CDM 汇项目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限排
由于汇项目获得的每一吨碳汇意味着发达国家在其承诺的减排份额中少减排一吨碳,或者说发达国家可以多排放一吨碳。如果CDM 汇项目的额度得到全部实现,将使发达国家在能源和工业部门的实际减限排效果降低1%。但是,“马拉喀什协定”已经将造林和再造林纳入第1承诺期的CDM 项目活动,由于其成本远低于减排项目,受到多数发达国家的欢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5.5关于我国碳汇额度问题
根据“马拉喀什协定”第17号决议的规定,各国使用的CDM 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碳汇总量不能超过其基准年排放量的1%乘以5(UNFCCC,2001a),除美国以外,允许的CDM 碳汇量约为每年3300万吨碳,若按每公顷碳汇30~50吨碳计算,全球CDM 造林项目潜力约330~550万公顷,相当于我国目前一年的造林面积,约占我国2001-2020年规划造林面积的6%~10%。
此外,目前我国能力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缺陷需要克服和完善:如没有一个系统的国家能力建设行动规划去促进和协调能力建设活动的开展,能力建设的对象和目标不明确,缺乏进行国际交流的网络和渠道,不了解国际温室气体市场的发展,缺乏进行清洁发展机制宣传和教育的网络和渠道,缺乏能提供CDM 项目开发技术支持的机构等。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