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碳排放资产也可以盘活“变现”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杨帆2023-03-31 09:47

碳金融”市场还有大空间

 
以备受关注的制造业为例,绿色低碳转型资金需求巨大。苏州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全覆盖金融产品,区域制造业绿色低碳改造投融资规模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12月底,苏州市制造业绿色贷款余额1627亿元,同比增速129%,远超绿色贷款整体增速。
 
苏州还运用和落地碳减排支持工具、“苏碳融”支持政策,设立绿色再贴现专项额度并建立绿色企业名录库。在昆山金改区推出《绿色金融风险补偿资金实施细则》,创设5000万元“昆绿贷”风险资金池,缓释金融机构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降碳和普惠农业的支持。首创绿色保险和绿色信贷联动模式,绿色保险覆盖企业近4000家,金融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作用进一步显现。
 
产品创新、市场化引导正在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活力,记者在人行苏州中支了解到,除了“碳权贷”,目前“碳中和挂钩贷”“排污权抵押贷”“碳中和债”“吴都租赁绿色ABS”“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险”“CCUS项目贷”等一批全国或全省首单创新产品已经落地苏州。其中,江苏银行苏州分行创新落地全国首单ESG(环境、社会、治理)表现挂钩贷款、全国首单再贷款支持挂钩碳账户贷款、江苏省首单补贴确权贷款、江苏省首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贷款。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成功承销全省首单碳中和债、东吴证券成功承销全国首单碳中和知识产权质押创新创业债券、江苏省首单公开发行碳中和公司债券等。太平洋产险分公司开发的太浦河“水质无忧”保险,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联合河长制再深化的创新举措。
 
“相关‘碳交易’的推进能够促进控排企业做好碳排放管理,倒逼技术升级,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上,碳资产还可能衍生出其他产品和服务,比如碳资产拆借、碳资产托管、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市场有着非常大的畅想空间。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