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并行不悖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余珮 郝瑞雪2023-09-13 00:16

辩证把握推动“双碳”工作的“四对关系”

 
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以发展的新思路看“双碳”,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当前,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和制造业国家,也是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耗国,化石能源仍将是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在一段时期内还将保持刚性增长。这意味着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因此,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先立后破,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双碳”目标不可能由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单打独斗”就能实现,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分地区看,由于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分工、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碳排放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虽然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但部分东部地区面临的发展和减排的关系问题与全球先发国家处境类似,而西部一些地区面临的发展和减排的关系问题则与全球后发国家处境类似。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转型较早,鼓励这些地区率先实现达峰,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留出排放空间。分行业看,煤炭消费作为碳达峰的先决条件,应率先达峰,为石油、天然气等其他化石能源达峰留出时间;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能耗高、碳排放强度大,随着这些行业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应率先达峰,为其他行业碳排放留出空间。
 
处理好长远和短期的关系。推进“双碳”工作既要放眼长远、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工作,又要立足当下、以渐进的量变推动质变。一方面,我国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未来一段时间仍占据主导、高污染和高碳排的工业经济结构有待深度改革、经济稳增长压力突出、支撑“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创新还需要时间,短期强行实现“双碳”目标会造成难以承受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不断突破等发展,中长期的减排成本可能下降、减排空间能得到提高。因此,需要立足实际、保持战略耐心、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另一方面,“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各级政府和减排主体可以尽早布局谋划,提前谋划调整有利于减小阻力、降低损失和避免系统性风险。同时,切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攻坚,为实现削峰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政府方面,要加快建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发挥好经济政策的“杠杆”作用、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做好预期引导和基础工作,有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市场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用好碳交易、绿色金融等市场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一方面,以新的增长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能动性和积极作用,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以价格机制倒逼企业变革生产技术,改善经营方式,选择高效、低耗的生产方式。政府和市场各有分工、各有擅长,要协调配合、协同发力,通过“两手并用”发挥出最大效能。(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