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如何把双碳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文章来源:北大汇丰PFR刘世锦2023-05-31 11:30

三种不同的减碳类型

 把双碳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确实是一个很有吸引力、感召力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现实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三种不同的减碳类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第一种是衰退型减碳,就是通过减少生产来减少碳排放。这是所有减碳类型中最简单、最不费气力的。由于生产活动不能停顿,这种类型通常并会发生,甚至会被认为不可思议,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景下还是会出现,比如有的地方为了完成短期节能减碳目标,一度曾出现拉闸限电、停工停产等现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第二种是增效型减碳,就是通过提高碳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同样的产出使用了较少的碳排放。我们经常讲的节能减排、节约优先等,大体上相当于这种类型的减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三种是创新型减碳,是指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实现了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如用风、光、水、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如果用这类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就可以在实现相同产出的前提下减少或抵消碳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创新性减碳跳出已有的技术和产业圈子,开辟新的赛道,具备了前两种减碳类型所没有的特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首先,创新型减碳可以实现对传统高碳技术或产业的长期替代。所谓的绿色转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换技术,用低碳、零碳或负碳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其次,创新性减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是无法事先设定的。创新的内在动力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限定它的扩展边界。不难设想,如果可控核聚变能够成功并商业化,人类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写可再生能源的版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第三,这种创新可以大大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比尔·盖茨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未来”一书中就提出了绿色溢价的概念,而且对绿色溢价的降低并不乐观。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旦创新进入可持续轨道,成本下降可以相当快。随着创新竞争的加剧,价格下降,不少产品的绿色溢价已经为负了。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光伏发电。十年前说要与燃煤发电竞争,会被认为不可思议,但过去的十年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0%-90%,已经低于燃煤发电成本,并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潜力。其他清洁能源也正呈现出类似特点。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挑战来自成本冲击,创新带来的成本下降,可以极大增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能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第四,创新最初源于减碳动机,一旦形成产品后,往往产生更多的附加效用或福利,创造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以新能源智能汽车来说,2022年12月的渗透达到31.8%,超过人们预期。消费者在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不能说不关注碳减排,但大部分消费者直接感受到的是使用成本低、电子设备应用得手、舒适程度高、操控感觉与以往大不相同、智能驾驶能力的逐步提升。除了电动化之外,更有智能化、共享化等。简单地说,吸引消费者的,大部分优点可能是减碳之外的,这意味着创新为社会提供了超出预期的福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最后,触发和加速了能源等高碳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另一种经济形态,整个经济社会正经历着向数字经济形态的转型。即使没有双碳压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高碳领域也会进入数字化转型,但过程可能相对缓慢。创新性减碳触发和加速了这些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可能推动这些领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领先者。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