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试水个人碳账户,多家金融机构引导节能减排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付乐 刘佳2023-03-06 12:16

“线上阅读碳知识、为小树浇水……这些玩法可以转化为碳减排量,赚取碳积分、农产品。”3月3日,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正式上线“马上绿洲”公益项目,推出个人碳账户,促进用户践行绿色低碳行动。同时这也是消金行业首次推出个人碳账户。
 
3月3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能做的有很多,例如针对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重点群体构建合理的碳排放核算机制、完善碳核算方法。或者将用户节能减碳行为被量化为碳积分并配置相应权益,解决消费者难点的同时助力全社会绿色理念发展。
 
在绿色金融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纷纷开启了绿色信贷的初步实践,例如中信银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平安银行上线借信双卡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了引导人们节能减排的个人碳账户或公益项目,采用赠送积分和权益、线上线下联动种树等方式,将个人绿色低碳行为融入到生活服务和金融服务中。
 
消金行业入局
 
在传统金融服务中,用户与金融机构在线下签署纸质合同,而纸张的消耗相当于增加了碳排放。如今在纯线上消费金融服务中,用户只需在手机下载安装App,即可完成金融服务。
 
这种不用出门、无纸化的服务,本身就是一种低碳行为。为此,马上消费上线“马上绿洲”公益项目,为其平台用户建立个人碳账户,用户在平台上无纸化操作等绿色低碳行为均可获得碳积分奖励,并自动存入碳账户。
 
个人碳账户是指金融机构通过收集用户日常金融消费数据,来评估用户衣、食、住、行活动中的碳减排行为,形成碳账户余额。它可以应用在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各种节能减排场景中,用户可实时记录与查询碳减排数据,而这些碳积分既能兑换商品服务,也可用于支持公益。
 
对民众来说,当下还无法以个人身份参与到碳权交易中,个人行为也无法折算成碳权、碳汇,而个人碳账户的设立,通过各种碳普惠活动将个人在生活中的减碳行为累积用以换取经济价值,通过碳减排行为与碳账户余额挂钩的方式,为未来个人进入碳权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记者在安逸花App上发现,用户首次访问“马上绿洲”,会获得一棵待浇灌的小树并开通个人碳账户。点击使用能量浇灌小树,让小树升级。小树从1级升到7级,个人碳账户即可获得5-50分不等的碳积分。除了玩游戏赚取碳积分,能量获取的方式也包括玩飞刀游戏、能量风车,在“智慧养鸡场”线上认领、喂养小鸡,每天在“金币乐园”签到领取金币、玩转盘赢取金币,在“夺宝岛”玩抢金币游戏等。
 
此外,“马上绿洲”还设置了“绿洲任务”,用户访问碳百科知识库、“智慧养鸡场”、助农商品和乡村振兴视频,也能获得碳积分。其中,碳百科知识库意在向用户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知识,例如绿电概念、乘坐地铁出行每人每公里可减少碳排放多少等。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表示,每一个用户在“马上绿洲”都有一个碳账本,清楚地记录了其什么时候赚取了碳积分,通过哪些方式赚取的碳积分,以及形成的碳减排量达到多少等信息。凭借碳积分,用户可在安逸花App商城换取菌菇、大米、苕粉、蜂蜜等乡村振兴产品。
 
个人碳账户升温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昆仑银行和蚂蚁集团等多家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了引导人们节能减排的个人碳账户或公益项目。
 
另在消费金融行业,中信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与马上消费都已发布ESG报告,另有中原消费金融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推出首次借款用户可享“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鼓励用户适度消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王遥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在绿色消费信贷方面发力,围绕环境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加大对于节能低碳、清洁环保等产品的信贷服务力度,将绿色信贷作为业务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绿色业务创新。
 
“消费金融公司可发展碳普惠机制,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为用户搭建‘个人碳账户平台’,尤其针对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重点群体构建合理的碳排放核算机制、完善碳核算方法,使碳减排和碳汇效应可计量、可跟踪,以解决普惠金融普遍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将用户节能减碳行为被量化为碳积分并配置相应权益,基于此提供贷款额度升级、分期福利等激励机制,解决消费者难点的同时助力全社会绿色理念发展。”王遥表示。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市场实践中也更多的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碳”挂钩,例如,目前多个地方正在推广的碳账户、碳配额质押等。此前人民银行推行的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带动绿色金融服务双碳能力的提升也有显著作用。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对ESG风险的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针对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投融资流程管理、内控管理与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各个维度涉及的ESG风险都提出了约束性或指导性要求。
 
王遥提醒道,还应重视风险把控,将环境、社会、治理风险更深度融入金融工作中,严防快速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出现的漂绿、洗绿风险。此外,除了银行、保险业外,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其他金融领域的ESG风险管理和投资也正在萌芽,未来在这一领域仍将有持续深化发展的空间。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