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国际经验与实现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碳交易网2022-04-11 11:15

我国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现状

 
  在中国人民银行主导推动下,《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颁布实施,提出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金融,从意义、措施、方向等方面做出了政策规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正式发布,标准更加科学准确,内容更加明确细化,为我国绿色债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行业标准。当前,在碳交易市场全面启动、区域绿色金融改革持续推进的同时,有三个方面尚需完善。
 
  (一)防范气候变化关联金融风险能力不足。一是气候风险分析能力不足。中小金融机构对气候风险缺乏认知,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声誉风险等气候转型可能带来的风险未建立评估体系和模型,分析能力不足。二是防范高碳排放导致的物理风险能力不足。如实体企业遭受损失被迫承担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信贷风险上升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我国金融机构尚未开展大规模的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审慎管理能力不足。四是金融机构缺乏碳采集、计算能力,不能充分评估碳足迹信息,环境信息披露不能充分反映碳中和的要求。
 
  (二)金融创新不足。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存量不断攀升。截至2020年,我国的绿色债券余额超过8000亿元,高达8132亿元,位居世界前列,但绿色债券占全部债券发行量的比重偏小,不足5%。与发达市场相比,绿色金融产品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有限。目前我国对碳金融产品交易、监管等缺乏统一要求和激励约束机制,导致金融创新不足,对碳金融市场的支撑不够,碳市场的对外开放度还很低。相较于中国超过百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我国碳市场总量明显体量偏小、活跃度偏低。
 
  (三)碳市场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虽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正式启动,但碳市场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一是碳市场、碳金融产品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限。与欧洲等碳市场运行时间较长的地区比较,我国碳价格偏低,碳交易偏少,削弱了交易双方的减排动力。二是碳税利率较低,不利于发挥碳交易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三是碳排放权监测、碳排放权证的颁发、认证、评价、评估等环节缺乏系统规划,碳汇的计算规则、方式不明确,影响了碳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四是碳排放权转移环节较多,提高了运行成本,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