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扩容”:难点与策略

文章来源:南方能源观察刘文慧2022-06-17 08:57

碳信息披露可同步推进

 
未纳入碳市场,不代表这些工业行业可以松懈。一方面,不少行业实际上已参与碳市场的建设;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驱使下,更多行业将面临着碳信息披露的压力。
 
在陈浩看来,所谓行业未纳入碳市场只是未进入碳市场交易环节,实际这些行业相关的数据调查、报送等筹备工作很早就已经启动,也持续根据要求进行数据报送了。“众多行业其实早已参与到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中了。”
 
GF60首席经济学家、昆山杜克大学可持续投资研究项目主任张俊杰从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等实践角度阐释碳信息披露的迫切性。“2022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推动上市公司的气候变化信息披露制度,同时欧盟及其他国家也在推动,而很多国际供应链要求率先实现碳中和。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一些高能耗行业不纳入碳市场,他们未来就有可能面临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威胁,也有可能在国际供应链中面临碳中和的要求。”
 
何平则提倡鼓励企业主动做碳信息披露。“欧盟近期出台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会对我国的制造业如钢铁、有色和制冷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全球50%的钢铁产自中国,中国钢铁有10%的产量用于出口;全球的冰箱、空调等产品有一半都是从中国生产的,出口占产量的20%,碳关税将会给中国的出口造成额外的负担。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及早准备,鼓励企业主动披露碳信息,将有利于未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