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调整优化
榆林科创新城建成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国能榆林化工建成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的陕西省榆林市,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近年来,榆林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碳达峰
试点城市建设,向“新”而动,逐“绿”前行。
我国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能源革命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牵头开展高空风能发电颠覆性技术攻关、投资建设世界首个300兆瓦压气储能项目“能储一号”湖北应城压气储能电站……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入探索构建安全、系统、高效、智能新型能源体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将充分发挥“能源+”优势,构建全链条、全要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体系。
中核集团立足自主技术优势,面向全球核电客户,推出中国核电技术服务品牌“八方核护”,涵盖从核电项目初期的生产准备到长期运行中的技术支持、专项维修、专业培训,再到核电调试、运行支持、核电大修、核电信息化解决方案等8个环节,为核电站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保障和增值服务。
——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2024年,贵州磷化煤炭消费占比同比下降5.40%,生物质燃料消费量增长83.49%。为进一步挖掘
碳减排潜力,贵州磷化集团深入开展碳诊断工作,制定针对性减排措施,有序开发各类磷石膏高值化利用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项目,探索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构建起“风险地质勘探—矿山无废开采—冶炼清洁生产—‘三废’循环利用—稀贵金属综合回收—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模式,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生产体系。
扬子江药业集团编制“双碳”工作实施方案,采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者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药品生产全过程;五粮液以创建“零碳企业”为目标,积极探索覆盖生产、能源、循环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全链条低碳发展路径,实施煤改气、气改电工程,每年减少标煤使用4万余吨;京东物流通过低碳仓库太阳能供电、新能源车替代传统柴油车、公转铁多式联运配送等方式,有效降低从货物出库到签收各个环节的碳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